家庭教育的特殊性是由家庭的本质决定的,因为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
任何人一生下来就必然成为父母的学生,这种教育的责任是不可回避的,而且是终身制的,教育子女就成了父母的天职。因此我们本文所说的“家长”,通常是指孩子的父母。
这里我们不再赘述父母对于子女“言传身教”“树立榜样”的重要意义。更多的是想探讨和明晰家长在“家庭奠基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及实现方法。
随着经济发展,工作和生活的节奏日益加快,特别是一些中心城市,孩子的父母更是经常早出晚归,通常只有周末才能抽出时间陪孩子,因此常常是“爷爷辈带孙子辈”,或者是由保姆进行照顾。
父母陪伴的缺失凸显了大多数家庭所面临的子女教育困境,老人的知识结构和精力相较孩子的父母而言存在较大差距,而大多数保姆仅能在生活上进行照顾根本无法履行教育职责。
放下工作,影响家庭收入,不放下工作又难以给与子女更多的关注和陪伴,这是中国家庭普遍存在的矛盾。
因此许多父母将教育责任转嫁给长辈或者教育机构。有的甚至出现了“教育焦虑”的状况,花大量的成本用在各种培训机构和辅导进行“过度教育”,以为这样就可以替代家庭教育。
我们前文讲到父母对于子女教育的不可回避性,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必须履行的职责和义务,这是幼儿园、学校和任何教育机构所无法替代的。
因此孩子的父母必须正视和面对这个问题,承担起这一“天职”。
那么该如何承担起这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呢?
首先要本着“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父母首先应该学习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教育素养,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用于子女的教育。
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说:家庭教育的本质是改变父母自己,而自觉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是父母获得教育成功的唯一途径。孩子的心理、行为、性格等等都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如果家长没有好的教育理念、教育能力和教育方法支持,家庭教育必然是空中楼阁。因此,家庭教育之前先要进行家长教育。
那么家长如何端正教育理念,进行自我教育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01 重视家庭文化
家庭文化又称之为“家风“,是一种家庭逐渐形成的价值取向,体现着家庭的意志和社会的希望,承载着家庭世代精神传袭的重任,其实质就是确立家庭基本的育人方向和生存方式,造就人性的高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家长要从传统分数至上的偏见和短视中走出来,着眼于长远发展,通过家庭的育人理念形成的文化氛围,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传达父母所认可的经验和社会价值,以此对孩子产生行为示范作用,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孩子德商、智商、情商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并在文化育人中立德铸魂,发现兴趣、造就性格,给孩子做人的智慧和生活的技能。
02 与孩子共同成长
这既是家长自身的需要,也是胜任家长这一角色的需要,更是给孩子做榜样的需要。
优秀的父母是最好的榜样,教育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孩子追赶父母的同时,也会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自觉地改正自己,感同身受的教育比滔滔不绝的大道理更有效。
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向他们学习,发现他们的优点,与他们一起成长,走进他们的世界。
03 培育良好的家庭环境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因为这是孩子幸福一生的基石,因为良好的夫妻关系不仅可以培育孩子的安全感,成为孩子未来的榜样,而且对教育子女的态度和方法会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是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是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和相互帮助的关系。家庭和睦是最高境界的修行,加人间的相互关心和尊重是最具有教育力量的精神财富。
04 与时俱进
因为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化,孩子在成长,不同的环境,家长会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时期,孩子应有不同的教育方法。
昨日的成功方法也许不适宜于今天,要想成为称职的家长就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深入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了解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及时反思对子女的期望,主动去关心和支持。
熊孩子背后站着熊家长,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追根溯源都能从早期的家庭教育中找到根源,解决孩子的问题的根本是要解决家长的问题。
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是人生“底色”的刻画,会不自觉地支撑他的人生走向,因此作为孩子的父母需要真正认识并发挥出自己在子女家庭奠基教育的重要作用,为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